以下是这位老师的观点:
现在的城乡差距的根源在户籍制度
刚建国的时候我们实行了世界上最严格的户籍制度,到现在也就东边老三,南边老挝等几个国家实行户籍制度
这个制度把人和土地强硬的绑定在一起
在封建时期,为了怕农民互相串联,设置了人口锁定制度
建国时模仿苏联的制度,利用农村和城市的剪刀差,大力发展城市,完成了基础的工业积累
CY当年两个发明创造,给家底打造的相当厚实的工业积累,得以发展国防工业:一个是交公粮,一个是统购统销
交公粮,把最好的粮食上交,那部分人绝大多数现在每个月的养老金是两百来块钱,城市的老人是几千上万甚至几万。然后每年上涨养老金按比例上涨...
统购统销,交完公粮以后的剩余,则限定了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,农民怎么可能富起来...再加上,当年是工分制,男人、女人、小孩不同的工分,赚的工分买点东西还得有票,还不够...
尤其是自然灾害几年,农民的粮食都交走了,不够吃,多么的惨状。那几年的茅台产量不降反增,现在那几年的茅台被称作 血茅。
扯远了,返回来——这两个政策造成的结果就是城市对农村的掠夺
进一步讲,是不是户籍制度的基础之上出现的这个两个政策,对农村极不公平
按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其存在的客观必要
但是现在,不站某一立场,客观的探讨下现在的户籍制度是否还有必要,是否可以调整或者取消,人口自由流动,是否可以缓解现在的经济困境?